1. 首页 > 秘籍

2025年新鲜揭晓Metacritic

作者:admin 更新时间:2025-03-28
摘要:哎,你最近是不是经常刷到“Metacritic评分超高”或者“这游戏Metacritic翻车了”之类的评论?然后一脸懵圈:Metacritic到底是个啥?评分网,2025年新鲜揭晓Metacritic

 

一、Metacritic是干嘛的?

简单来说,Metacritic就是个评分聚合网站。它把各种媒体、专家对电影、游戏、音乐、电视剧的评分收集起来,算个平均分,再给你贴个标签:绿色(好评)、黄色(中评)、红色(差评)。比如你看到某款游戏顶着个“Metacritic 90分”,大概率就是它被一堆媒体狂夸过。

但等等,这玩意儿到底靠不靠谱?咱们后面细说。

二、Metacritic怎么运作的?

别以为它只是随便抄抄别人的分数,这里头还有点门道:

1. 评分来源

  • 主要靠专业媒体(比如IGN、GameSpot)、知名影评人,而不是普通网友。
  • 电影和游戏是它的主力战场,音乐和电视剧相对冷门。
  • 2. 加权算法

  • 不是所有媒体的评分都“一样值钱”。Metacritic会根据媒体的影响力,给某些评分更高的权重。比如《 *** 》的影评,可能比某个小博客的评分更“值钱”。
  • 3. 用户评分区

  • 普通网友也能打分,但和媒体评分分开显示。不过用户评分容易被“刷分”或“报复性差评”(比如某游戏剧情惹毛了玩家,直接0分轰炸)。
  • 三、Metacritic的优缺点大实话

    优点:

  • 省时间:不用自己翻几十篇评测,直接看平均分心里有数。
  • 避坑神器低于60分的作品大概率是雷(比如某些摆烂的续作)。
  • 行业风向标:很多公司会把Metacritic分数写进合同里,比如游戏工作室拿奖金可能得看分数够不够高。
  • 缺点:

  • 媒体主导,普通人声音弱:你觉得神作,可能因为“太冷门”或“不符合主流审美”被低分拖累。
  • 算法不透明:权重怎么算的?哪些媒体被拉黑了?Metacritic从来不说清楚。
  • 容易“一刀切”:一个综合分数,可能掩盖作品的优缺点。比如某游戏画面满分但剧情稀烂,最后均分70,你买不买?
  • 四、新手怎么用Metacritic不踩坑?

    别光盯着那个数字!试试这些招数:

    1. 看具体评测内容:点开评分详情,找和你口味接近的媒体观点。比如你讨厌恐怖游戏,但某个恐怖游戏拿了90分,对你来说可能还是劝退。

    2. 警惕极端分

  • 满分神作? 可能是媒体过度吹捧(比如某些“政治正确”buff加成)。
  • 超低分烂作? 也有可能是小众神作被大众误解(比如独立游戏《极乐迪斯科》初期评分一般,后来封神)。
  • 3. 结合用户评分:虽然容易被带节奏,但如果媒体和用户分差巨大(比如媒体90分,用户3分),这作品八成有争议,入手前务必三思!

    五、自问自答环节:关于Metacritic的灵魂拷问

    Q:Metacritic分数高=质量好?

    不一定! 分数反映的是“主流媒体的平均认可度”,但你的口味可能完全不同。比如《塞尔达传说:王国之泪》媒体均分96,但你如果讨厌解谜开放世界,玩起来可能照样骂街。

    Q:和豆瓣、IMDb有什么区别?

  • 豆瓣:更侧重普通观众,尤其是华语作品(比如国产剧在豆瓣讨论热度碾压Metacritic)。
  • IMDb:主打影视,用户评分权重高,经典老片地位稳固。
  • Metacritic媒体权威感更强,适合快速判断“行业口碑”。
  • Q:为什么有些作品没有Metacritic评分?

    两种可能:

    1. 太小众,没足够媒体评测(比如独立电影或冷门专辑)。

    2. 发行商拒绝送评(比如担心低分影响销量,干脆不提供评测码给媒体)。

    小编观点

    说实话,Metacritic对我来说就是个“参考工具”。它帮你筛掉明显的烂片烂游戏,但千万别把它当圣经。尤其是艺术类作品,高分的不一定适合你,低分的也可能有独特魅力。举个例子,我更爱的电影之一在Metacritic才68分,但不妨碍我每年刷三遍。

    最后唠叨一句:评分网站的本质是帮你节省时间,不是代替你的脑子。如果所有人都跟着Metacritic高分走,这世界得少了多少惊喜啊!